健康养生-凯发推荐

导读: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,调节饮食的品种和数量,以达到防治疾病、延年益寿的目的,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食疗方法之一。...
  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,调节饮食的品种和数量,以达到防治疾病、延年益寿的目的,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食疗方法之一。元代忽思慧在《饮膳正要》一书中指出:“春气温,宜食麦以凉之;夏气热,宜食菽以寒之;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;冬气寒,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。”可见季节的变化和调整食物的种类对保持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当然,在选择具体食物的过程中,还应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及其他因素,以增强饮食养生的功效。
 
  春季饮食重在散阴助阳 抑肝扶脾
 
  春季的饮食养生宜选择一些能帮助阳气升散、调畅气机的食物,而温性之品有散阴寒、助阳气之功效,因此,味偏辛、性偏温之品是春季的理想食物。如葱、蒜、生姜、韭菜、薤白、芜荽等(人参、鹿茸、附子、干姜、肉桂等大辛大热之物不在此列)。春季饮食还应注意抑制过旺的肝气,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。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云:春季应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酸入肝,甘入脾,少吃酸味的食物可以减少对过旺肝气的助长,而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量,则可以补益脾胃。味甘益脾的食物有大枣、山药、扁豆、蜂蜜、饴糖、粳米、糯米、小麦等。此外,食物清淡可口,少食油腻生冷之物,也是春季养生饮食中保护脾胃的一项重要措施。
 
  夏季饮食重在清凉解热 祛暑护阳
 
  夏季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清热解暑、利尿除湿作用的食物。如西瓜、甜瓜、苦瓜、绿豆汤、酸梅汤、百合汤、冬瓜汤、薏苡仁粥等。酷暑盛夏之时也可适当地吃一些冷饮,但切忌贪多,以免损伤脾胃,尤为注意的是夏季要多喝水,这是因为夏季汗液增多,而“汗为心液”,过多的流汗可导致心阴及体内阴液亏虚,可多食一些莲子汤、绿茶等养阴清热之品。对于在夏季易发生疰夏的人来说,芳香醒脾、化湿祛暑之物有利于他们恢复脾胃功能,消除身体不适,可选藿香、佩兰、焦麦芽、扁豆等煎水代茶饮,适当吃一些辛香或酸甜食品也能达到开胃、增强食欲的目的。各种甜食如糖果、糕点等,因含有大量蔗糖、果糖,食后容易使血糖含量增高,使人缺乏饥饿感,影响食欲,故不宜多吃。
 
  秋季饮食重在养阴润燥 养护脾胃
 
  燥气是秋季的当令之气。初秋时,夏季的炎热且未散尽,与燥气结合为温燥;秋分之后,天气渐寒,与燥气结合为凉燥。因此,秋季的饮食养生重在养阴润燥。《饮膳正要》云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。”温燥时,宜选用性凉清热、养阴生津之品。如百合、萝卜、甘蔗、荸荠、梨、藕、苹果、猕猴桃、鸭子、小麦等;凉燥时则应选用食性平和、滋阴养血的润燥之品,如牛奶、黑芝麻、核桃、银耳、蜂蜜、枸杞子、何首乌粉、桑葚子、燕窝、乌骨鸡等(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搭配选用)。我国古人有秋季饮食应“少辛增酸”,其目的在于辅助肝气疏泄通畅并可平抑过旺的肺气。所以,秋季饮食应少用葱、姜、蒜、薤、韭菜、辣椒等辛辣助热之品,适当多吃一些带有酸味的水果、蔬菜及调味品。此外,秋季还不宜过多地食用生冷寒凉及肥腻呆滞之物,以免损伤脾胃,或引发其他疾患。
 
  冬季饮食重在滋养阴精 固元护阳
 
  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,能驱寒暖身,抵御风寒侵袭的食物成了冬季的最佳首选。具有温里散寒作用的食物有生姜、花椒、辣椒、茴香、羊肉、狗肉、鹿肉、母鸡及各种酒类等。根据冬季人体阴阳之气的变化特点,其饮食应重在滋养阴精,固元护阳。具有滋阴、益精、养血的食物有甲鱼、海参、乌骨鸡、燕窝、牛奶、猪肝、鸭肉、鹅肉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子、桑葚子、何首乌粉等。冬季阳气深伏,元气固守,饮食应避免大辛燥热之品,以免扰动阳气,使之外泻,故参、茸、鞭类只能少量食用,以温肾助阳。值得一提的是,冬季进补应根据各人的体质进行,切忌盲目进补。如偏于气虚者,宜选用黄芪炖母鸡、山药猪肚汤、红枣糯米粥等,以益气健脾;偏于血虚者,宜选用桂圆红枣羹、当归猪蹄汤、桑葚首乌汤等,以养血补虚;偏于阴虚者,宜选用冰糖燕窝羹、百合银耳羹、麻鸭菜头汤等,以滋阴润燥;偏于阳虚者,宜选用虫草炖母鸡、胡桃莲子羹、鹿茸酒等,以益肾助阳。体质无明显虚实寒热者,可以不进补,只需注意饮食的新鲜多样,荤素合理搭配即可。

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凯发推荐的版权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关键词:
分享:
上一篇:健康养生:蜜糖红茶 下一篇:黄酒有什么保健作用?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网站地图